
Fred
四海運達總經理
Fred
四海運達總經理
2020年,疫情給跨境電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蕩,也給海外倉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。2020年,海外倉的市場份額節節攀升,不斷擠壓直發物流的市場空間,尤其是在歐美地區。而根據Wish 發布的2020年歐洲海外倉選品數據報告,歐洲海外倉銷售額占比前三名分別是德國、英國、法國,德國儼然已經成為海外倉競爭最激烈的市場。
(歐洲各國海外倉2020年銷售額占比 數據源自:Wish2020年歐洲海外倉選品數據報告)
為什么德國能夠在歐洲地區拔得頭籌,成為海外倉銷售額最高的國家?在德國發展海外倉,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?如何才能在德國建立高效的海外倉管理流程?帶著這些問題,跨境物流人物風云志團隊采訪到了Shining Green德國海外倉國內公司—福建四海運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Fred,和他就德國海外倉市場展開一次深入探討。
易大橘:四海運達Shining Green公司為什么會選擇在德國開設海外倉?
Fred:之所以會在德國開設海外倉,主要有三個原因:
第一,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,其總量位居歐盟第一,名列世界第四,人均GDP早已超4萬美元,人均消費水平非常高,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排名也很靠前。
第二,德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,它地處歐洲中部,毗鄰歐盟其他國家,能夠更方便、更快捷、更低成本地實現將貨物從德國派送到歐盟其他國家,為海外倉業務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。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2020年亞馬遜在德國電商中的市場份額占比達到了53%,占據了整個德國電商約一半的市場份額,而目前海外倉需求最大的客戶群體是亞馬遜賣家,德國市場前景廣闊。
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,我們判斷跨境賣家,尤其是亞馬遜賣家對德國海外倉的需求會越來越大,最終選擇了在德國進行海外倉業務的開展。
易大橘:四海運達Shining Green德國海外倉在業務開展的過程中,有遇到過哪些挑戰嗎?是如何解決的?
Fred:確實,在開展海外倉業務的過程中,我們也遇到過一些挑戰,主要分為三個方面:流程方面、倉庫方面、員工方面。
流程方面:在業務開展的初期階段,部分客戶在發貨到我們海外倉時,未按規范填寫入倉編碼,或是未按要求粘貼外箱嘜,這就導致倉庫在收到貨物之后,無法識別貨物的歸屬和來源,員工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逐一和客戶進行核對確認,大大增加了時間和溝通成本。
此外,歐洲的尾程派送員在派件時,通常不會與收件人電話聯系,部分客戶在下訂單時,填寫的地址信息不全或郵編有誤,就會造成派送失敗,貨物被退回倉庫,這也造成了額外的成本支出。
為了解決上述問題,我們重新梳理整業務流程,包括從發貨到入庫的流程文件,要求員工在客戶下單時,必須與客戶核對發貨信息,確保相關信息沒有缺失或是錯漏,同時隨時保持溝通。
倉庫方面:業務前期,由于倉庫庫容規劃不足,再加上市場對海外倉的需求暴增,我們的客戶和訂單量都在不斷增加,原有的倉庫很快就不夠用了,出現了爆倉等問題,導致我們倉庫的業務時效受到很大的影響,甚至無法保證。
我們團隊經過討論,最終決定在擴大倉庫庫容的基礎上,還針對業務進行倉庫分區管理。首先,將原有的3000㎡倉擴充到20000㎡,預計到明年倉庫面積還將再翻一番。其次,將現有倉庫進行業務區分,做分區管理,簡單舉個例子,比如1號倉庫主要進行貼標換標業務,2號倉庫面積大做分區管理,進行貨物中轉(FBA轉運入庫)及其他業務,等等。這樣管理的好處是員工和流程都更易管控,比起一個倉庫一個區域開展多種業務來說效率更高。
員工方面:在管理上,我們也踩過不少坑,最直接的感受就是,和外國員工的溝通效率很低,而且大多不喜歡加班,給加班費也不樂意,通常到點就走。一到旺季,海外倉的工作量加倍,偏偏人手不足,導致倉庫效率非常慢,影響了客戶業務的平穩運行。
為此,我們重新調整了團隊結構,開始組建以華人為主的員工團隊,相對來說,華人團隊的溝通效率更高,而且工作積極性也更強,當倉庫業務量暴增的時候,也能順利完成。
除了組建華人團隊,我們還會在業務培訓完成后,根據員工的技能熟練度進行分類,比如有的員工專精于某類業務,就將他分配到相應業務的倉庫;有的員工則樣樣精通,則可以根據倉庫業務情況進行靈活調動,哪里需要去哪里。如此,我們保證每位員工都能達到效率最大化,同時他們也能為自身賺取更多的利益,實現雙贏。
易大橘:對賣家來說,備貨規劃非常重要,請問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給到他們嗎?
Fred:有的,賣家在做備貨規劃時,需要考慮到產品銷量、采購時間、運輸物流時效等多種因素的影響,我在這里分享一個備貨周期的計算公式給賣家們參考:
備貨周期=庫存可銷量+物流時間+采購時間+亞馬遜進庫上架時間
物流時間上,各物流渠道從國內到德國的參考時間為:空運7天,卡航30天,鐵路45天,海運60天,而目前受到疫情影響,時間還有可能更長。
在備貨前往海外倉的時候,可以選擇多種物流渠道進行組合的方式。當可售庫存數量快見底時,建議采用空運進行備貨,盡管運費成本會相對較高,但可以確保產品庫存不會斷供,保證產品Listing的排名不受影響。
當產品的可售庫存還比較充裕時,則可以選擇卡航、班列等性價比較高的物流渠道進行備貨,備貨完成后,就可以通過海運為產品的下次銷售做日常備貨了,畢竟海運的運輸量大且價格很低。
易大橘:根據數據顯示,2020年-2021年海外倉建倉數量猛增,您認為未來海外倉企業應該如何才能保持競爭力?
Fred:隨著跨境貿易的快速發展,海外倉需求將繼續擴大,海外倉企業要緊跟市場需求變化,不斷提高服務質量、提升業務競爭力。我們也將在新增優質倉庫、優化服務流程、人才隊伍建設,尤其是IT系統建設等方面,持續投入更多的資源,以保證能為客戶提供貼心優質的服務,實現互惠互利共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