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,跨境物流企業在成本方面還將面臨對更多市場中的不確定因素,在這樣的情況下,企業應該如何去進行成本優化,哪些方式是最為之有效的,企業又最需要哪些資源,來穿越疫情之下的各種不確定性。
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,ECCANG TMS&WMS市場團隊對近百家跨境物流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,發布了《2021年跨境電商物流企業成本調研報告》,報告從空運、海運、海外倉三個方面收集了調研數據,以幫助更多的跨境物流企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,能對行業的成本變化情況有更清晰的認知,以把握機遇、提升自我,實現企業成本優化,在跨境物流行業中走的更遠。
以下是部分節選的精彩內容,供大家參考,完整報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或關注易倉科技TMS WMS公眾號進行下載
調查數據顯示,跨境電商物流企業成本支出的前三名為人工成本、國際運輸成本、倉租成本,占比分別為74.65%、70.42%、69.01%,對企業來說,人工成本仍然是最大的支出。
綜合來看,當前疫情大環境下,航空、船司運力不穩定,貨柜缺乏,導致運價全面上漲,跨境物流企業在國際運輸上的成本也隨之不斷增加。
而疫情帶來的另一個顯著影響就是人工成本增加,由于防疫措施、失業補償等政策,海外勞動力極度缺乏,舉個例子,在疫情前,美國海外倉倉庫人工13美金/小時,現在達到了25美金/小時,為了保持業務的正常運轉,企業不得不花費高額成本招聘員工。
同樣,倉租成本也居高不下,目前美國一個海外倉的倉租是1.5美金/平方尺,而租一個倉庫需要押6付6,這意味著企業如果要租一個1萬平的倉庫,一共需要1200萬人民幣。
綜合來看,目前跨境物流企業的成本仍然在不斷上漲,企業必須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,或是健康穩定的現金流,才能保證自身業務的正常運轉,否則很容易在不斷高漲的成本強壓下出現問題。
空運成本變化方面,受訪企業中有87.5%表示今年的成本相比2020年有所上漲,12.5%的企業表示與2020年持平,沒有企業表示下降。根據上漲百分比的調查數據,大部分企業的成長上漲程度在10-30%區間,占比68.75%;12.5%的企業上漲了30-50%,幅度相對較大。
海運方面,同樣有87.5%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年的成本相比2020年有所上漲,12.5%的企業表示與2020年持平,沒有企業表示下降。上漲區間最多的是10-30%,占比62.5%,和空運不同的是,海運有部分企業的成本上漲幅度達到了50%以上,說明海運的市場情況相比空運更加不可控制,市場波動的幅度更加大。
海外倉方面,和空運、海運相比,2021年成長上漲的企業占比相對少一些,但仍然達到了70.83%,剩下29.16%的企業則表示與去年持平。數據顯示,有近八成的企業表示成本上漲了10-30%,成本上漲超過30%的企業占比達到了12.49%,甚至有8.33%的企業成本上漲超過了50%。海外倉作為一種重資產的業務,需要企業對倉庫、人工、設備都進行非常大的投入,因此也要求企業擁有相對雄厚的資金實力,否則擴張的步伐將舉步維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