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牟宗瑋
櫻和三拼創始人
牟宗瑋
櫻和三拼創始人
Statista公布的數據顯示,日本2020年全年電商總銷售額超過了1400億美元,全球排名第四,僅次于中國、美國和英國。然而由于2020年疫情的發生以及海關申報稅(即逆算)規則的調整,接連給日本跨境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。
為此,本期《跨境物流人物風云志》易大橘采訪到了擁有26年物流經驗的櫻和三拼創始人牟宗瑋牟總,和她一起就日本跨境物流市場情況、賣家如何應對稅務法則及海外倉的發展機遇,進行一場深刻的探討。
近年來,歐美跨境電商市場競爭逐漸趨于激烈,因此,越來越多的跨境賣家選擇將戰場擴展到日本。整個2020年,日本線上需求促使跨境電商市場出現了暴增現象,牟總認為,疫情讓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從線下轉移至線上,是導致市場暴增的主要原因。另外,再加上日本除了亞馬遜,趣天,還有樂天、雅虎等多個本土電商平臺,擁有不同領域的絕對優勢,所以不斷有大量賣家涌入。
總體來看,日本對中國跨境電商賣家來說,仍然是一個非常值得發展的市場,原因有以下幾點:
1、相比歐美等主流跨境市場,日本的市場競爭熱度要小很多,因此入局的門檻也相對較低。
2、產業互補強,由于日本是島國,資源極度缺乏,很多產品都需要靠進口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3、地理位置靠近,跨境物流鏈路相對較短,產品供應鏈效率極高。
4、日本為發達國家,整體消費能力較高,利于客單價高的品牌產品銷售,因此利潤也相對較高。
行業高速發展,都離不開物流提供專業高效的基礎服務支持。
跨境電商也不例外,因此,日本跨境物流市場也將隨著電商水漲船高,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形勢,未來,日本跨境物流市場體量在全球仍然能排在第三名左右。
那在如此一個大體量的跨境市場中,有什么關鍵問題是新入局者必須注意的呢?牟總表示,“日本是一個非常嚴謹且守規則的國家,因此大家一定在合規合理的情況下交稅和避稅。”
日本跨境電商市場崛起之前,所有的外貿貨物進入日本,都是以一般貿易的方式來繳納關稅和消費稅。
然而,由于跨境電商和傳統貿易的稅務鏈條不同,在亞馬遜日本站開放海外電商企業入駐之后,許多賣家收到亞馬遜返還的消費稅,并沒有選擇上交,而是通過了第三方支付渠道將消費稅連同貨款一起轉移。
這就導致了日本政府實際上并沒有收到商品的消費稅,這種情況為日本本國帶來了兩個不良后果,一是由于大量海外賣家沒有按要求繳納消費稅,日本的稅務收入將會降低。二是由于日本本土電商每年都要繳納相應的消費稅,這將導致他們在與海外賣家的市場PK中失去一定競爭力。
為了保護本土商家,同時讓日本電商市場能回歸良性競爭的局面,于是日本海關2020年推出了稅務逆算法,即所有從國外進入日本銷售的貨物,一律按照商品實際銷售價格的比例繳納消費稅和關稅。逆算法的計算公式為:
申報金額=電商平臺銷售價格-(平臺服務費+平臺物流費+日本國內物流等其他發生消費稅的費用)
假設一件商品是按逆算法繳稅進行申報,其售價為10000日元,平臺服務費占比10%,平臺物流費占比10%,其他發生消費稅占比5%,則該商品需要按照10000×75%的價格進行申報,并按照最終申報價格的5%繳納關稅,10%繳納消費稅,也就是需要繳納7500×15%=1125日元的關稅及消費稅。
如果以一般貿易的方式進行申報,則可以通過采購價格繳稅,假設采購價格為2000,那么商品實際繳納的關稅和消費稅為2000×15%=300日元。逆算法繳稅和一般貿易的繳稅的差額非常大,這里的差額其實對賣家來說都是利潤。
那么,怎樣才能做到合理避稅呢?牟總給了賣家兩個建議:
一是賣家自己注冊一個日本公司,通過日本公司走一般貿易的方式進行合理繳稅;
二是尋找一個正規的日本合作伙伴,通過合作的方式走一般貿易進行申報繳稅。
“目前來說,在日本注冊一家公司的成本比較高,法規要求必須在當地擁有實際的辦公地址,以及在職辦公人員,才能申請注冊,整體注冊下來可能需要100萬日元,成本非常高昂。”牟總介紹道,“因此,選擇一家擁有日本本土公司的物流合作伙伴較為可靠,比如櫻和三拼,目前在日本就擁有注冊企業,而且是日本人作為企業法人,更合規可靠。”
“由于FBA限倉、物流運力受阻、尾程癱瘓等多種原因,日本海外倉需求暴漲,一時間人人都盯上了這塊蛋糕,但我并不建議大家盲目入局。”牟總表示,“在日本,建立一個海外倉的難度并不比在歐美等地區低。”
第一,日本對倉庫租賃擁有嚴格的法律規定。想在日本簽署正規的倉庫租賃合同,不僅要有一個本土企業愿意為租客提供擔保,并且需要很長的審核期。依托于我司合作多年的業務伙伴擔保,他們是一家二十多年的日本企業,前后審核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建倉成功。
第二,建倉資金壓力大,甚至超越了歐美地區。日本租一個倉庫大概需要200元每平方米,除租金外,租客還需要根據擔保企業的發展年限,交付不同程度的押金。企業的年限越低,需要上交的押金就越多。比如5年以上的企業進行擔保,只需要交6個月的押金,如果是1年以上的企業擔保,則至少需要交12個月的押金。這里需要的現金壓力可想而知。
第三,業務團隊搭建難。日本對引入外籍員工設立非常嚴苛的要求,只有滿足條件的特殊人才(例如研發,技術)才能進入本土企業就職。此外,日本對本土員工的保護也非常到位,當工作時長異常時,可能會遭到勞動局約談。這就在搭建團隊和效率流程上,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第四,日本積壓庫存處理難度大。對賣家來說,庫存積壓是一直存在的一個問題,比如日本銷毀一件商品,不僅要向有關部門層層報備,還需要花費高額的銷毀費。
綜上,服務商如果想在日本開設海外倉,不僅要擁有本土企業資源,還必須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,因為除了倉租和押金之外,還有人工、基礎設施、業務周轉資金等多方面的成本需要承擔。因此,服務商需要做好充分了解,切勿盲目入局,因為一旦建立了海外倉則需要堅持下去,在資金上、設備上、管理上,都要做好打長期戰役的全面準備。
無論是賣家還是服務商,想要在日本跨境市場中站穩腳跟,必須秉承長期主義,堅持為企業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。
賣家方面,眾所周知,日本其實是非常保守和傳統的國家。因此大部分消費者們在購物時會有情懷主義在,他們選擇了一款產品或是一個品牌,可能會十年如一日地選擇它。因此,在選品上,不建議賣家銷售快時尚品類的產品,建議根據用戶習慣銷售簡潔樸素高質量的產品,進行品牌打造,通過不斷優化和打磨自己的產品,建立品牌效應。畢竟日本消費者一旦選擇了你,很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情。
關于物流商的核心競爭力,牟總表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:
● 首先是實現客戶價值,通過硬件和軟件結合,為客戶提供“三高標準“的物流產品即高時效、高穩定、高服務。其中硬件指的就是各類基礎設施,比如物流企業的每一輛車和每一艘船,每一個服務網點,以及由每一個運力和網點所搭建起來的跨境物流網絡;而軟件主要是指物流企業的線上系統提供可視化,可跟蹤軌跡的高效服務,包括行業經驗,專業能力等。
● 其次是具備超強成本管控意識,大家都知道除了缺少客戶資源,海外倉最致命的是庫存周轉率低導致各項成本壓力大,如何保證庫存周轉率,使其發揮倉庫最大價值是海外倉服務商需要具備的核心競爭力。
“我們前身擁有二十余年的傳統業務經驗,在整套業務流程中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,配備了高效的業務管理系統,為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數據化管理和提升。”牟總介紹。
當然,所有核心競爭力的建立都必須花費一個過程,不可能一步登天。想要在日本開展跨境物流業務,必須從頭程、海運、報關、繳稅,每一個環節都做好專業的服務。用心打磨出高質量的物流產品,比只是進這個行業撈一波快錢,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要多很多,得到的市場反饋也會大不相同。
伴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,一個行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調整和改變,在當下來看,日本跨境市場仍然擁有很大的潛力,但想要入局,無論是賣家還是物流商,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預案,堅持走長期主義路線,以不變應萬變。
大家只有踏踏實實將產品和服務做好,從企業合規發展至行業合規,同行之間更加包容、互相扶持,不搞惡性競爭,才能共同攀上每一個高峰,共同挺過每一個低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