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涵國際物流,是一家綜合性的國際物流供應鏈公司,深耕東南亞市場多年,主要提供空國際海陸運、海外倉、報關報檢、貨物保險等服務,具有極大的業務穩定優勢,服務安全、專業,值得信賴! 寶涵國際物流于2019年選擇了ECCANG WMS海外倉管理系統,在東南亞建立智能高效的海外倉業務體系。

                徐顯斌

                寶涵國際物流海外倉總經理

                一年從0到日均3000單,快來聽聽他的東南亞海外倉經驗
                WMS客戶代表:寶涵國際物流    |   時間:2021-09-01           6199      0

                隨著歐美等跨境電商主流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,東南亞由于巨大的市場潛力,成為了不少賣家和服務商開展業務的選擇。相較于已經趨于成熟的歐美市場,東南亞市場在業務流程、基礎設施等各方面都仍處于起步階段,作為跨境電商重要橋頭堡的海外倉在東南亞該如何開展?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?又該如何去應對?


                為了幫助想在東南亞市場發展的賣家或是服務商建議,易大橘采訪到了寶涵國際物流的海外倉總經理徐顯斌,和大家分享他這些年在東南亞的海外倉發展經驗。


                易倉WMS客戶-寶涵國際物流



                 01 

                東南亞市場野蠻生長

                海外倉完美迎合需求


                易大橘:請問寶涵為什么會選擇在東南亞發展海外倉業務?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徐顯斌:這和我的個人經歷有關,由于我在東南亞地區擁有一些人脈關系,因此2018年選擇在泰國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倉,經過一年的時間,海外倉的業務量就達到了日均3000單。可以說,我是以泰國海外倉起家的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至于為什么會選擇在東南亞發展海外倉業務呢?是因為海外倉的到來,剛好可以解決東南亞物流市場野蠻生長所帶來的諸多問題,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: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一,國內商品到東南亞的物流鏈路太長。從采購、貼單、發貨、國內分揀,到國外分揀、派送,整個跨境電商鏈條非常長。當時一個國內的商品,到達泰國消費者的手中需要12~18天,到達印尼或是菲律賓消費者的手中需要超過20天。物流鏈條過長除了會導致配送時效變慢外,涉及的操作流程和環節也會變多,因此商品出現丟包、破損的風險也更大。賣家如果備貨到海外倉,可以有效縮短派送時間,從客戶下單到收到貨最快僅需1-3天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二,跨境電商到東南亞的物流成本高。此前我做過一個計算,發現一雙普通的鞋子,從國內送到印尼消費者的手中,其產生的物流成本比鞋子本身價值還要高,這違背了基本的商業規則,非常不合理。這種情況的存在,也阻礙了東南亞跨境電商的發展。通過海外倉中轉,可以有效降低賣家的物流成本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三,退換貨商品無法退回國內處理。東南亞跨境電商主要以COD模式為主,即貨到付款的模式,在時效慢的情況下,消費者往往喜歡購買幾家的商品,最后接收最先到的,其他則會選擇退貨。但退貨的商品無法再寄回國內處理,商品價格低于10美金的話,只能原地銷毀,這給賣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和麻煩。建立海外倉以后,貨物就可以選擇退回到海外倉進行二次銷售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四,東南亞跨境物流對產品類目限制多。由于東南亞跨境電商起步較晚,作為電商重要支撐的物流也仍然不夠成熟,部分物流商無法為一些敏感產品提供服務,這就導致做東南亞的賣家,為如充電寶等敏感產品進行物流選擇時非常受限。而海外倉的出現,讓賣家在物流選擇上更自由,因為只要提前備貨到海外倉,就無需擔心發貨時效的問題。



                02 

                建倉風險共有四點

                積極應對切莫慌張


                易大橘:在根據您的回答我們可以了解到,由于東南亞跨境物流的發展時間較短,相對還不成熟,給跨境電商的進一步增長帶來了限制和阻礙,這就給了海外倉很好的發展空間,那您在發展海外倉業務的過程中,有遇到一些什么困難嗎?是如何應對這些困難的?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徐顯斌:在開展東南亞海外倉業務的過程中,我們主要在查倉、培訓、管理、擴倉等幾個方面遇到過困難,我分別展開說說: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1、不夠合規,查倉風險高

                由于當時對業務和商品合規的了解程度不夠,在泰國建倉僅15天,倉庫就遭遇了第一次查倉,只要部分商品涉嫌法規,執法人員就可以扣押整個倉庫的貨物,同時處以相應的罰金,想要拿回被扣押的貨物,還需要額外繳納一筆費用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2、認知度低,員工培訓難

                相對于歐美,東南亞各國人民對跨境電商的認知度非常低,無法短時間內通過培訓為他們建立跨境電商思維。由于疫情的關系,管理人員也難以前往當地進行培訓和管理,只能通過線上監管,一旦出現問題無法及時溝通,培訓效果也會大打折扣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3、疫情影響,員工管理難

                在疫情發生后,東南亞各國是疫情重災區,許多地區的防疫政策并不完善。即使有防疫措施的情況下,執行也不到位,員工一旦感染新冠,很容易就會傳染給身邊的其他人。一旦爆發大規模感染,倉庫的運作只能暫停,業務也將全面停擺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4、業務增長,擴倉難度大

                東南亞的海外倉業務增長速度非常快,當業務量超過倉庫容量時就必須要擴倉,然而擴倉存在不小的難度。新倉庫最后在原來的倉庫附近,如果相距過遠,不僅不利于搬遷,將來各倉庫間的管理難度和貨物轉運難度也會加大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面對來自這幾個方面的困難,寶涵沒有示弱,而是主動尋找應對方法,力求突破,經過總結,我有以下幾點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: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一,做好交稅等合規化事項,積極參加政府的各類活動,如愛心捐款、扶貧項目等等,和當地政府打好關系。和政府層面建立緊密關系之后,倉庫被幾乎不會再遭到查驗了,風險大大降低,當然,這些都建立在倉庫合規的前提下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二,由于疫情,在現有管理難以前往泰國的情況下,我們選擇在當地先招聘合適的管理,讓他去承擔我們和基層員工之間的潤滑劑,這樣不僅溝通效果更好,尤其在當地進行面對面培訓,培訓的效果也大幅提升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三,為了防止海外倉業務受到疫情的影響,我們積極推出了各項疫情福利,來安撫員工的情緒,得益于此,我們每一位員工都嚴格遵循了疫情防控措施,積極做好自身防護,倉庫業務沒有因為員工感染而受到影響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第四,提前做好業務發展規劃以應對擴倉難題。如根據現有客戶的增長信息,預測將來業務量的上漲趨勢,提前做好倉庫擴展規劃;或是提前在倉庫附近預訂好合適的地皮,等業務量即將達到倉庫上限時,就可以直接在預備好的地皮上增設倉庫,這樣能夠將擴倉對業務的影響降到最小。



                 03 

                合規化之路道阻且長

                打造品牌以產品為王


                易大橘:簡單來說,東南亞海外倉需要在合規化、政府關系、員工管理、企業規劃等幾個方面更加慎重,企業要根據自身優勢,選擇合適的發展路線,才能做到穩定可持續發展。大橘了解到,和歐美市場相比,東南亞合規化的程度相對較低,請問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些?寶涵又是如何去推動合規化發展的?


                徐顯斌:東南亞的跨境電商市場合規化的程度確實還不夠高,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:

                ● 和歐美等主流市場相比,東南亞仍然是一個粗放型市場。這邊跨境電商的發展時間非常短,因此市場缺乏相應的服務標準,在業務的流程和服務上自然也不夠標準化。

                ● 東南亞市場銷售的跨境電商商品貨值普遍較低,客戶對物流的第一需求是成本越低越好,導致整個市場在處理這些低貨值商品時較為隨意。

                ● 政府政策沒有落實到位,雖然東南亞市場對于跨境電商、跨境物流、海外倉都有相應的法規,但很多沒有真正落實和執行到位,這給了市場野蠻生長的機會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產品只有合規化,客戶的生意才能穩定可持續發展,否則一旦由于不合規被政府查封,客戶也會得不償失。因此,寶涵在自身、政府端、客戶端三個方面都做了不少努力,希望通過以下幾個行動能一點點推動東南亞市場合規化發展: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● 積極打造海外倉品牌,將海外倉建立成服務中心,推出組裝、售后維修等定制化服務,倒逼我們的客戶走合規化路線。

                ● 聯合泰國促貿會、lazada推出“陽光下的海外倉”行動,吸引中國知名品牌產品入駐,打造商品合規化品牌倉。

                ● 在客戶無法為自身產品進行商品認證的情況下,由我們為其產品進行認證,推動客戶商品合規化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俗話說,站在風口上,豬也可以飛翔,但當風力退去,產品不過關的賣家,終將會被狠狠地摔在地上。簡而言之,賣家必須要走合規化的道路,以產品為核心,不斷提升產品質量,最終打造出品牌效應,才能長久穩定地在東南亞市場中生存下去。

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中歐卡航憑什么異軍突起?他牢牢抓住其中命脈 下一篇:深耕跨境物流26載,她說:入局日本一定要堅持長期主義